抗疫“优等生”城市 管理者们靠的都是什么力?
德尔塔仍在全国多地蔓延。回溯此次疫情的发生经过,多地出现许多本不应该的失误,“机场门户防控不力”“一核酸检测点因防控失误致人感染”“封控区居民物资供应不足‘喊楼’求助”——种种问题,暴露出城市管理者的能力尚待提高。
城市管理是一门科学,是一门技术,在一些时候,也是一门艺术。平常没有能力的建设,到了紧要关头仓促应对,只能左右掣肘,进退失据。
作为城市管理者,应提高哪些能力,才能做到平常有序,战时有力?
继续上一篇的思考,从近期抗疫的“优等生”成都、上海等城市身上,我试图总结出一些普遍适用的答案。
这些答案来自城市抗疫的“实操”,但其中透射出的眼光与思路,却不仅仅限于抗疫。
准确的研判力
用兵之法,无恃其不来,恃吾有以待也。
对于一座城市的管理者来说,研判力是应对危机、决定危机走势的基础性能力。它意味着有准备、看得准、想得透,在于不轻敌、不侥幸、不惊慌。
5月以来,在抗击德尔塔的战斗中,深圳、成都、上海等做得比较好的城市,基本上都是中心城区人口超过1500万的超大城市。
与一般城市相比,超大城市由于是一个复杂性与多样性叠加的巨大系统,必然会对疫情产生放大效应。
根据相关研究,新冠病毒(原型株)的R0值大致在2-3.2之间。德尔塔株则达到了4以上,新近发现的德尔塔+变异株的R0值约为5-8。什么意思,也就是一个人至少可以传给4到5个人。
这一基础上,超大规模优势给疫情传播带来了“便利”,甚至转变为给处置带来了“不便”。
但恰恰是因为超大城市不容有失,这些城市也都在第一时间拿出了更为坚决的态度、在第一时间做好了万全的准备——做最艰巨的打算,尽最大的努力,才是“恃吾有以待”。
在成都,7月27日出现本土确诊病例之后,全城即刻切换至“与时间的赛跑”的模式,2小时完成病例流调、快速划定防控区、社区不眠启动核酸检测、30小时内完成一套防控“组合拳”。28日凌晨2时,仅用了不到一夜,9个关联居民小区10075人的第一轮核酸检测完成。
全部动作可谓快速、有序、有力。
把形势看得更严峻一些,把研判做得更到位一些,把问题想得更周全一些,把工作做得更细致一些——事后证明,正是城市管理者这种“赛跑”的意识,为遏制疫情传播与蔓延,也为其它城市的抗疫赢得了宝贵时间。
果断的决策力
面对德尔塔的巨大不确定性,决策往往是在时间紧迫性的硬约束下进行的,它更多体现的是责任和担当。
它要求城市管理者有魄力、有计划,在固定打法之外,还要拿出突破瓶颈的高招奇步。
精准划定防控区域,可以作为观察的一个切面。
这次疫情,成都第一次实施了三区管控方案——封闭区、封控区、风险区。三个圈层,实施分类动态管理,防控的等级与内容皆有不同。
——封闭区内,人员居家不出户,暂停生产经营活动,至少开展4轮检测;
——封控区内,人员只进不出,严禁聚集,暂停除必要生活、医疗保障外的生产经营活动,至少开展3轮检测;
——风险区周边区域内,减少人员聚集,做好个人防护,至少开展2轮检测。除休闲娱乐场所、聚集性活动场所外,可有序推动生产生活秩序恢复。
而在风险区以外的区域,则在严格落实常态化防控前提下有序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。
做出如此决策,凭借的是对“科学防控”的底气,更有对社会成本的通盘考量。
从2020年初的全国抗疫到如今的德尔塔遭遇战,一个不断清晰的理念是——
防控手段必须要兼顾到社会健康成本与经济成本,要在投入与效果之间算大账、算总账、算长远账。
防控要严格,靠的不是简单粗暴,而是循隙而动、力求精准。一刀切很容易,但恢复起来很难,一律化不麻烦,但后果很难把控,甚至会造成次生伤害。
也正因如此,成都人的生活没有被太多地打扰。
在天府二街封控区域,曾经车水马龙的街道,变成了人们的羽毛球场、足球场、滑板场、儿童“豪车”跑道......
即便是在封控区内,咖啡店、快餐店也能够正常运转。
封控区内的小唐菜鸟驿站,老板将金属材质的奖牌和棍子挂在小区门上,铁门上挂出的是“取快递 请敲锣”的牌子。
在一个2000万人的城市,对最关键的人群进行检测,对更小范围的人进行隔离,这才是最科学的操作——而这一切,都要基于管理者的敢于决策、善于决策、创新决策。
全面的统筹力
雷•库兹韦尔在《奇点临近》里写道,假如你只用一种方式去理解某件事,那么你并不能真正的理解这件事。一件事对于我们的意义取决于如何把这件事同其他的事关联起来。
重大突发事件往往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和跨界性特征,城市管理者必须有统筹全局、协调四方、处理复杂局面的能力。
从此次抗疫来看,在表现良好的城市,各部门的分工协作可谓高效。
上海就指出,要“宁可往前一步形成交叉、不可后退半步形成空当。”
在成都,也可看到在溯源阶段,由卫健与公安等系统协力合作;在小区,有专业物管人员、社区工作者和物业服务人员落实防控举措,自治组织成员、网格员、社区志愿者等社会力量也在进行值守。
按照著名的“木桶效应”,一只沿口不齐的木桶,它盛水的多少,不在于木桶上那块最长的木板,而在于木桶上最短的木板。
可贵的是,这一次抗疫中,各个部门都没有成为那块短板。医疗疾控、流调队伍、公安民警、社区干部、新闻记者、志愿人员、市民群众,每一个都没有掉链子。
很多时候,我们总是会见到“头痛医头脚痛医脚”的事情,一个下水道,今天挖开为了修管道,明天挖开则是为了走电线——如此的各自为战,平常时候,是资源浪费,特殊时期,更会影响全局。
“这不是一个人的事,一个部门的事,这是大家的事,国家的事”,系统思维叠加全面统筹,让城市的每一项有机构成如同齿轮咬合,环环相扣。
城市管理者,需要有这样的格局、思维以及短时间内调动人员、组织团队的力度,这在于平时的修炼,在于一个长效机制的确立。
临时抱佛脚,就像差生刷夜看书,只是做姿态,考试时候一定会现形。
强烈的共情力
城市管理者与市民是什么关系?不是“你与我”,更多是“我们”——一句话总结,将心比心。
在成都的一个细节是,高温之下,市民们自觉排队进行核酸检测。为了帮居民防暑降温,物业工作人员则紧急制作了4000把扇子,购置了10000根老冰棍,全免费!
孩子们在小区隔离,党员志愿者们众筹买书,送去精神食粮;
在许多核酸采样点,老人、孩子和行动不便的市民有了绿色通道;
不会使用智能手机,出行有顾虑?还有专门人员为你手动登记……
如此的“将心比心”由来已久,去年疫情期间,成都就曾推出“地摊经济”,允许流动商贩占道经营,城市“毛细血管”般的店铺经营者、打工者信心的重塑,成为城市经济复苏的助推。
无论有没有疫情,人都不该是面目模糊的。城市管理者也好,市民也好,其实都不是抽象的群体,而是一个个具体的个人,都有自己的情绪,都需要被理解与善待。
只有算好了“人情账”,才能算好“经济账”,才能做到“人心聚,防控强”。
把人当成目的,就是听到每个人的声音,关照到每个人的身心和尊严。在对安全的全局把控中既照顾到大多数,也不忽视每一个群体具体而微的需求与感受。
这是共情力,这是担当力,这是现代城市存在、生长并予人安全感的底层逻辑。